盡管基因影響超重易感性以及與體重相關的行為,除非得到環境支持,這些基因不能發揮作用。遺傳構成和行為讓事情更錯綜復雜的是,更新的研究表明,遺傳構成不光對個人最大凈體重產生影響――基因同樣影響與體重相關的行為,這一觀點現已得到公認。
12位健康男性參與了芝加哥大學一項控制嚴格的研究,研究人員發現,把睡眠時間限制到一晚上4小時會導致與食欲有關的兩種荷爾蒙瘦體素(leptin)與胃饑素(ghrelin)發生變化,并增加人的饑餓感和對高糖甜點和重咸食品的興趣。美國威斯康星州睡眠組群研究考察了1,000個人的睡眠習慣,研究結果表明那些睡得較少的人的瘦體素(leptin)與胃饑素(ghrelin)水平發生了相似的變化。
為了更好地衡量我們的減肥效果,檢驗我們的減肥方向是否正確,結合各種測量方法的優缺點,薄荷專家TM建議你以四個變化作為衡量減肥效果的指標脂肪率的變化、體重的變化、水分率的變化、身體各部位的圍度(特別是腰圍)的變化。結合其他指標看減肥效果每種胖瘦測量方法都有其優缺點,為了更好的衡量我們的減肥效果,檢驗我們的減肥方向是否正確,我們可以以四個變化作為衡量減肥效果的指標脂肪率的變化、體重的變化、水分率的變化、身體各部位的圍度(特別是腰圍)的變化。
如果體重下降過快,或者身體水分率上升過快,這時你就應該反思你的減肥方法了,因為脂肪的減少一般是沒有那么快的,這時你減的可能更多的是水分或者肌肉??傊?,在減肥的過程中,對身體的脂肪率或水分率的測量(特別是前者),結合每周一次的體重測量,不僅可以更好地檢驗你的減肥效果,更重要的是,它可以反映你的減肥方向是否正確。
如果您屬于BMI(身體質量指數)大于或接近2脂肪率的人過高、腰圍超過健康值、腰臀圍比超過健康值四種情況中的一種,都需要減肥。測量脂肪率比單純的只測量體重更能反映我們身體的脂肪水平(肥胖程度),它的判斷標準如下:對于成年人來說,脂肪率超過標準水平,即意味著肥胖相關慢性疾病患病率危險的提高,這時,您就需要減少身體中脂肪的含量。
由于體重受很多因素的干擾,單以體重變化來衡量減肥成果,也很容易把我們引向只一味追求目前的體重下降,而忽視健康和持續的減重的錯誤激進的作法,因此,減肥期間除了體重變化,我們還要結合身體圍度、脂肪率、水分率的變化,來綜合判斷我們的減肥是否真正取得好成績。由于體重受很多因素的干擾,體重上下波動是很正常的生理情況,太過頻繁的測量體重往往干擾我們的視線、打擊我們減肥的信心,讓我們的減肥失去原來的步調。
早上我們剛起床的時候,身體經過休息恢復,體內排毒、排除水分都達到了很好的狀態,加之早餐前我們還沒有進食,這時測量體重是最接近于真實體重的。而晚上測量體重,則因為體內滯留水分、存食多的關系,體重值偏重。
早上我們剛起床的時候,身體經過休息恢復,體內排毒、排除水分都達到了很好的狀態,加之早餐前我們還沒有進食,因此我們早上起來體重會變輕。而第二天早上經過一夜的水分排除,體重會變輕很多。
對減肥的人來說,最大的可能是:您在減肥時用了過激的方法,使得體重的減少主要是因為肌肉的流失和水分的減少,而非脂肪的減少,所以您雖然體重下降了,但體型上看起來變化不大。如果是這樣,那么您應該趕快調整減肥思路,因為肌肉是能量消耗的主要場所,它直接關系到新陳代謝水平的高低(即日常能量消耗),如果肌肉流失、消耗減少,那么您下一步面臨的將是減肥速度變慢甚至是反彈,因為脂肪的囤積速度遠遠超過肌肉的合成速度。
如果在您的減肥過程中出現這種現象,那么恭喜您,您現在正處于一種很好的健康狀態身體圍度下降比體重下降幅度大,往往說明一個原因:您的肌肉正在慢慢合成、脂肪正在減少,同時,您的減肥進展將會變得更好。同等質量的脂肪和肌肉,脂肪的體積幾乎是肌肉的4倍,所以肌肉增加而脂肪減少的時候,對外形的影響是很大的(身體圍度下降),但對體重上的影響卻持平了。
如果減肥速度超過每周3斤,就意味著身體會受到或輕或重的損傷,此時會有抵抗力下降等情況出現。減肥的本質是減少脂肪,對一般人來說,每周減重1-2斤屬于比較適合的健康減肥速度。
在生理期前一周,因為雌性激素的分泌下降,而孕激素的分泌增多,女性體內會有水分的滯留(對容易水腫的人影響特別大),這時體重會稍微增加。而生理期后一周,孕激素分泌下降,雌性激素分泌增多,新陳代謝加快,水分容易排除體外,這時體重會稍有下降。
單一的減肥方法(特別是節食或運動為主的方法)都容易在前期減的比較快,但是隨著體重的減少,由于身體慢慢適應這種方式、新陳代謝的變慢(肌肉流失)、執行情況松懈等原因,消耗會變少,體重下降也變慢了。另外,身體的代謝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,減肥效果不是只受一兩天的行為影響的,每天看體重反而會讓我們懷疑我們的減肥效果事實上,每天體重的變化更多的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結果。
很多人在成功減肥后會出現反彈現象。他們往往會陷入“減肥—反彈—再減肥—再反彈” 的惡性循環之中,這種現象被稱為“怪圈效應”。罪魁禍首就是人們在成功減肥后有恃無恐,比原來吃得更多。攝入的脂肪量比消耗的多,不反彈才怪!
也許你一直在苦苦的減肥,想要在結婚的一天,瘦到跟高中的時候差不多的體重。但是,最后沒有實現減肥目標。你是不是真的需要瘦到那個程度?專家告訴我們,你可以稍微超過理想體重一點,仍然保持健康快樂。